• 网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杂志导读
  • 投稿须知
  • 在线投稿
  • 邮箱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杂志导读
邮箱投稿
邮政投稿
在线投稿

学术动态Dynamic

  • “逆向而行:面对疫情的社会...
  • 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
  • 扎实推进社科学术期刊建设
  • 一场别开生面的“云运动会”
  • 不忘建所初心 牢记修史使命...
  • 杜志雄书记一行赴云南省调研...

关注三农Focus on

  • 我院召开疫情防控联络员培训会议
  •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和少数...
  • 人事局第一党支部召开学习党...
  • 2020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
  • 人社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扶...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杂志导读 > 2020年 > 03 > 信息摘要

类体制身份:作为基层政府建构自主性的意外后果——以上海市奉城镇政府为例

【出 处】:

【作 者】:陈昌军

【摘 要】本文认为出现在基层政府内部的多种“身份”,不同于传统的“社会性身份”和“体制性身份”,是一种新的“身份”现象,本文称之为“类体制身份”。以上海市奉城镇政府为例,本文梳理了奉城镇政府内部多种“身份”的形成过程。本文认为,“类体制身份”在基层政府内部的产生,逻辑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多层级上级政府约束下的基层政府人员扩张,导致具有多种身份的人员集聚在基层政府内部这一特定场域;二是基层政府混编混岗导致人员身份意识强化。本文认为,“类体制身份”本质上是基层政府在多层级上级政府的压力型体制及社会治理转型所导致的治理任务增多的背景下,建构基层自主性的意外后果。在中国多层级的政府组织中,保障乡镇一级基层政府的自主性,对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实现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体制性身份 类体制身份 基层自主性

上一篇:公共政策及其响应:基于农民信任机制的解释——以农地确权政策为例
下一篇:政治影响力与制度生成——新乡贤组织的演生及其类型学

地址:北京市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农村观察》编辑部
版权所有:中国农村观察杂志社 京ICP备05015742